殡葬设施的社会影响分析(殡葬设施的社会影响分析怎么写)

现在都在整治殡葬行业,那殡葬行业以后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

——原标题:2019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分析: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并购将成为未来公司发展主流

殡葬业务毛利率高 未来发展空间仍巨大

又是一年清明时,扫墓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传统习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很多人都要到周边的城市去扫墓,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墓地价格太高,不少人将墓地选在了邻近的城市。

说起墓地,人们很容易想起“高价”“暴利”等词语,那么墓地的价格到底有多贵,是不是暴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A股唯一殡葬概念股销如福成股份发布财报:2018年公司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7.96%。国盛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多家从事殡葬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都非常高,产业规模未来还有上升空间。

公司九成净利来自殡葬业务

一线城市墓地价格有多高?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太子峪陵园是北京规模较大、安葬骨灰数量较多的陵园之一,其工作人员说,目前在售的双穴墓地价格有9.5万元、9.8万元、10.8万元等,也有20多万元的多穴墓,这些都不包括墓碑刻字和安葬服务。而位于京郊西山风景区的北京市福田公墓,不到一平方米的传统墓地售价在20万元左右。

清明前夕,福成股份披露2018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公司殡葬业务板块的子公司三河灵山宝塔陵园有限公司为福成股份贡献的净利润为1.48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90%。

据了解,福成股份于2004年登陆A股,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养牛和肉牛屠宰加工。2015年7月,福成股份完成灵山宝塔陵园的重大重组事项,自此进入殡葬行业。2018年,福成股份在殡葬业务领域持续扩张,完成对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园60%股权的收购。

财报显示,2016~2018年,福成股份殡葬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97亿元、2.27亿和2.6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4.54%、16.89%和17.95%。2018年,福成股份共销售墓位2748个,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7.9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灵山宝塔陵园官网看到,陵园提供包括经济墓、精品墓、艺术墓等不同墓型,售价也从近万元至十多万元不等。

A股之外,再看看号称港股“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其业务板块包括墓地服务、殡仪服务和其他产品服务。福寿园2018年度财报显示,全年公司实现收益约16.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11.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约17%。

福寿园2018年业绩公告显示,墓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7年上涨了7.5%,而2017年,福寿园墓地的销售单价为10.24万元。

另一家有殡葬概念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命集团也已经披露了2018年年报,其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835.2万元,同比减少56.8%。

并购将成公司未来主题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高达千亿元,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殡葬业地域性强,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国内尚没有超大型的龙头脊斗哗企业出现,规模最大的福寿园年营收也不过15亿元左右,还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总人口为139008万人,65岁以上老人数量为15831万人,死亡人数在986万人左右,其中火化人数在480万人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行业均价进行测算,2017年行业的市场规模在1320亿元左右。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到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

中国殡葬协会曾在2014年预测,2020年我国殡葬业消费将达到6000亿元,到2023年会达到1万亿元。无论是哪种口径,都可以看出,未来我国殡葬服务增长空间巨大。

2010-2017年中国火化遗体数量及火化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3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泰证券分析师李俊松认为,由于2018年民政部等16个部门提出“管办分离”,在保证国家提供基础殡葬服务的同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格隆汇认为,中国现有樱行的殡葬服务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准仍有较大差距,百姓需要殡葬服务,但同时忌讳谈及身后事,这一实际需求和传统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殡葬行业服务发展的障碍。

国盛证券一位分析师则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从事殡葬业的企业数量较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必定会吸引一些公司的参与。

另外,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说明条例修改起草原因时,民政部表示,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公墓墓位价格贵、占地多、墓碑大,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亟须解决。新政明确,对经营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费和维护管理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对遗体整容等与基本服务密切相关的延伸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福成股份在2018年年报中也提到,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坚决打击违法兴建殡葬设施行为,有效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对依法合规经营的殡葬业务属于长期利好。公司同时表示,在殡葬领域开展同业并购将是公司未来几年的主题。

殡葬改革对党群,干群关系影响

您好,殡葬改革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殡葬改革是指对传统殡葬方式进行改革,推广绿色、简约、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旨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环境保护。这种改革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殡葬改革推广了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使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有利于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其次,殡葬改革可以降低殡葬费用,减轻家庭负担,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这可以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御拿蚂互助精神和凝聚力,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殡葬改革可以促进殡葬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有利于提高殡葬敏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这可以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总之,殡葬改革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增强党群干群之间的互助精神镇埋和凝聚力,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和谐关系。

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活动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活动分析

社会工作介人殡葬活动的理想途径是使殡葬活动主体具备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这需要同时具备两种专业能力的素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活动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社会工作理念介入殡葬活动

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在“助人,”}L理倾向下完成“助人自助”。虽然社会工作最初的助人意愿是帮助他人脱离贫困,后来助人意愿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助人”是人类实践的共勉,共勉成为人类感情产生的社会基础,基于此,产生了经济意义下的社会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的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共勉”责任成为“助人”的心理动力。所以“助人”具有广义的普置性,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是人类朴素感情的自觉践行。“助人,,尤其需要在殡葬活动中体现出来,因为殡葬活动的参与者面对的是生命、生存的否定状态一一死亡,在此心理背景下尤需要‘‘共勉”来完感沙水死亡的担负。

“助人”理念介人殡葬活动中,需要殡葬理论建设的协同,只有明确殡葬活动助人性质,方可避免理念强行嫁接的嫌疑。殡葬活动的助人性质不仅可以在殡葬活动的发生学上加以界定,而且也可以对殡葬活动进行生死哲学的分析而获得。殡葬活动起源于社会个体对死亡的思索,这种思索长时期地以迷信、信仰的方式存在穗裤,都是对死者和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是帮助死者向彼岸过渡的行为。在生死哲学的视域内对殡葬活动的.分析可以得知,殡葬活动帮助死者完成生死的过渡。“助人”理念介人殡葬活动具备理论基础,殡葬从业者、殡葬理论工作者需要对此有自觉的关注和践行。

(二)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殡葬活动

社会工作方法按其与工作对象的关系分为直接服务工作和间接服务工作两大类。前者直接提供社会服务,通常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后者指通过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和社会工作研究等方式为受助者提供间接的服务。本文探讨的社会工作方法是指针对对殡葬活动提供的直接服务,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应用优势对殡葬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案社会工作是指工作员利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个别化的方式、良好的人际互动过程以及资源的有效运用,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解决其困难或问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人格成长”阎,个案工作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简称,是以个休为工作对象、活动参与者建立个体交流模式、进行深入沟通、协助的过程,能给殡葬活动参与者提供深人、私密的心理工作空间,从而可能给特殊的工作对象提供良好帮助。除此之外,个案工作对于殡葬参与者所面临的职业压力问题和殡葬活动客体的因死亡事件引发的感情问题也具有较好的帮助效果,个案工作对于前类间题可以起到悲伤辅导的作用,对于后一类问题可以达成缓解职业压力的作用。

“小组工作致力于协助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发挥自我的功能,其基本目标是恢复和发展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帮助其挖掘并释放个人能量,创造出一种能使小组组员自我实现的社会空间和环境”闷,通过特定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殡葬活动参与者的类别多样,但各类别的个体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或是行为特性。这些具有相似特点的个体可能面临相同的困难,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可以提高帮助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似性的认同避免了对自身问题的狭隘感受,提供了小组成员间的感知共鸣的机会并使得成员间的互猜仔简助成为可能。小组工作介人异常死者的家属群,促使家属间的交流可以避免灾难的特异性感受,促进此类人群的感知共鸣,小组成员间可能发生互相慰藉。此外,小组工作对于殡葬服务戚拍主体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殡葬服务主体因对死亡直接担当而造成异于常人的社会认知偏差,此类个体构成的小组成员间极易形成行业的亲和感并达成共勉的效果。

社区工作以当代社区的人文地理优势为工作基础,“社区工作是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为宗旨’,门,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针对社区成员开展工作。在传统社区,殡葬活动常常成为社区事件,尤其在邻里关系密切的乡镇社区,殡葬活动成为社区内甚至是跨社区的社会事件。因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因素,导致社区事件的个体关联,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便是这种日常关联重要性的表现。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是社区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殡葬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突出,社区工作介人殡葬活动的任务包括促进这种社区成员的互助。通过社区工作的高覆盖率达成殡葬改革工作深人进行,尤其是对于“一条龙”主导的殡葬活动的治理和改造工作是今后殡葬改革的工作重点,社区工作的介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殡葬活动

人力资源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工作者介人殡葬活动是人力资源影响殡葬活动的有效形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是政府聘用的专职社工,也可以购买专业社工机构中的服务,通过评估和整合资源达到资源的最大使用’,同。当代殡葬活动的发起者一-丧家常常将殡葬活动的需求交付给他人,这种交付和承付的双方我们称之为殡葬服务的主客体,人力资源影响殡葬活动的有效性表现在社会工作者对殡葬服务主客体的影响中。

社会工作者对殡葬服务主体的影响发生在协助和指导的过程中,促成殡葬服务主体使用社会工作方法达成服务效果的优化;通过“对死者的亲属进行节哀教育,使之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殡葬服务客体进行殡葬活动的过程参与、行为决策、情感疏导、人际重建等方面具有“亲朋”的角色作用。社会工作者的双重角色与殡葬服务主体的行为效果形成互补,作为殡葬服务主体的一部分加强了殡葬服务主体的力量,作为殡葬服务客体的一份子拓展了丧家心理能量空间。

;

殡葬改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

中国人向来都十分尊重死者,以入土为安,死者为大为第一习俗,以百善孝为先,忠孝两全为大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之根本,皇帝若无孝德,江山社稷则根基不稳或不保,王侯将相若无孝德,则被百姓视为奸臣贼子,既然孝为国之根本(以孔孟之道忠孝为核心基石),古人自然是极力尽忠守孝,非常重视厚葬先人的,往往是先挑选好最佳墓地,并尽量选取符合风水之好地景来厚葬先人,还要披麻戴脊岩孝三年,且立碑铭帖怀念先人厚德,每到清明时节更是隆重举行祭祖仪式,缅怀先祖先烈,这一优良传统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当下的殡葬制度与炒作墓地现象却出现了一系列,与优良传统文化不相适应甚至相反的行为来,较严重的是各地出现了大肆炒作或操纵墓地价格之现状,这些人把价位尽量炒高从而谋取暴利,导致部分生活在夹生层的群众(生活水平在中资以下,但又比低保户稍好一点的人群称之为夹生层人群)死不起人了,或因殡葬至贫至困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守孝道的传统美德,造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因为就目前现状而言,有钱人与低保户只有少数(两头细中间粗),大部分都是夹生层的群众,而又随着城市化建设日益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和老龄社会的飞速到来,墓地之需求自然是日益加剧,于是这些人便乘机钻殡葬制度还不是很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出台和还未完善之空洞,像炒作房地产业一样大肆炒高墓地价格大发死者财,完全不考虑生活在夹生层的群众的根本利益,假如是他们自家的老人家在百年之后遇上如此困境,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所以这些人不应该置民生而不顾大发死者财,而是应该在其他方面去考虑发财和发家致富(不应该发墓地财,因为这是大错特错与没有前途的)。

原因如下:

一是大多数老百姓会憎恨你,会咒诅你缺德。

二是靠发墓地财不是事业,不是经济产业链(非长久之计,因为于国于民都不利故不能长久)。

三是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之传统优良美德,其行为同沙霸,河霸无异且危害程度更大,严重侵害了民生和民权及死者入土为安的基本权利。

四是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则仁德不固,民樱没御心尽失根基不稳,会导致文化根基流失,何谈改善民生?何谈创建和谐社会?又有何资格谈民生?又有何资格谈创建和谐社会?(一个死不起人之社会,有何资格谈民生?又有何资格谈创建和谐社会?),故政府是一定会严令禁止,严格把关,严防死守此类不良现状长期发展下的。

所以从长远来看,若把墓地作为发展经济之产业来对待的话,就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赚的是愚昧无知的钱财),就是没有良知的行为(绝多数老百姓都会这样认为)。

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来说,买墓地的一方花的钱毫无意义,因为墓地不是粮食,房屋和车马等可实用的物资,也不是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可收获之知识,前二者一个能实用一个可收获知识,而墓地能给购买人带来什么呢?(花再多的钱买来也只是用来安置骨灰盒而已),使本来就紧巴巴的夹生层人群雪上加霜,生活日益贫困,故这样做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感知到,现在的确有很多老百姓在担心死不起,心里隐隐作痛,我们这里一般的火化费约七八千元以上,墓地至少要一万三千元,且只能用二十年,二十年后再接着交,贵一点的墓地恐怕得好几万左右,这样一来一个生活在夹生层的群众,殡葬一人至少花费三万左右,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于是他们因承担不起而去借钱欠债,从而因死至贫至困!于是很多老百姓经常担心死不起,心里便隐隐作痛!与此同时,城市化的经济大发展带来人口之急剧增加,大量的墓地占地也必将成为,城市化的经济大发展和人口大爆炸的一个瓶颈。

过去人们一直是以棺木土葬为主要殡葬风俗,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大自然造成过度的破坏,生态失衡大自然难以承受,于是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火化制度,以火化为主极大地减少了占用土地和森林资源,但随之而来的是火葬费用之日益增加,及陵园墓地大量占据城市周边土地资源,而城市的人口大增速与经济大发展,也须占用大量的城市周边土地资源(土地日益紧张价格飞涨),于是便逐步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之当下现状,与此同时人们的传统祭祀习惯又一下子难以转变,环保洁净型之网上祭,鲜花祭,树祭和大江大海祭等察胡祭祖方式,很少被人们真正愿意采纳,于是死人与活人争地,墓地价格连连攀高等现状,不可避免地在各地陆续上演。

殡葬服务的意义

殡葬服务的意义

殡葬服务的意义是什么?亲人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一旦有人离开这个世界,与这个人有较好交集的亲友都会来悼念。而殡葬服务就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那么殡葬服务的意义是什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殡葬服务的意义1

一、满足社会“处置遗体”的需要

只要社会存在,死亡事件就会按比率的发生。人死了,就需要处置遗体,否则就会引发传染病流行所以,殡葬从一开始就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利于生者生存的社会目的。

“处置”遗体有两个意思:一是“处理掉”遗体,如埋葬、火化等;二是“安置好”遗体,即要妥当安置,不是随意处理。任何社会,处置人的遗体都有一定的文化禁忌,必须受过一定训练的人士才能胜任。比如,给遗体沐浴、更衣、防腐、化妆、装殓入棺等;死亡又是一个比较受忌讳的对象,一般人不太情愿介入。所以,社会上就自然会产生那些“有能力”、“有资质”(如巫师、师公)从事殡葬事务的阶层,而且他们的存在对社会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满足人们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理解

我们是“人”,具有生命的尊严。因而,死后需要以“人”的程序来安排人生的最后一站。比如,中国人常以“死得像条狗”或“死无葬身之地”等语来比喻某人死得没有尊严,就是这一意思。

我们是“人”,经历了一生的辛勤努力,养育了儿女子孙,赢得了人生的成就。死后,需要人们对我的人生予以某种“认可”,子孙后人、生前友好对我的离去“致敬示爱”,承认我的“人生的意义”。

我们是“人”,明知生命是有限的,但仍然希望享有“永恒存在”。“彼岸世界”对于我们是一个无法用经验证实、也无法用经验证伪的命题,于是,宗教就用信仰的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尘世给人们提供“永恒”的替代满足。如悼词、墓地、墓碑文等,就是延续我们生命存在的一类替代物,以便我们身体不在了,我的“精神”仍然能够“永垂不朽”。任何的殡葬和祭祀都是以“生命永存”、“灵魂有知”为假设前提的。

三、给丧属提供慰藉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一句名言:死亡并非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死者眼一闭,脚一蹬,走了;但活着的人,却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面对。

死者是生者的亲人,与生者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或是生者今后赖以幸福生活的支柱(物质支柱、感情支柱、精神支柱等),或他们的离去尤其是突然离去,会对生者造成巨大的打差孙答击,甚至伤害。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所以,一场合格的殡葬活动(仪式凯档),实则是在“慰藉”生者的’心灵。慰藉就是安慰、抚慰。比如:殡葬仪式给丧属们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过渡,一种精神上情感上的安慰,现代殡葬服务理论中有“悲伤辅导”一说,就是指的这种安慰等。至于给死者提供安慰,那属于“临终关怀”的范畴。

四、满足社会对于“孝道”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孝道”是一个核心原则,它延续到殡葬领域就形成了孝道的殡葬文化。在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中,治丧被抬高到“孝道”的高度,治丧是履行“孝道”的场所,比如,孝子孝女、孝棚、孝服、孝鞋、孝棍、守孝(居丧)等,都被赋予“孝”名;若不守孝道,被斥为“不孝之子”,在社会上就会受到排斥,难以立足。正由于此,历朝历代也将治丧中的“孝道”作为施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杠杆。

殡葬服务的意义2

殡葬,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亦归属于服务类。殡葬行业与其它服务行业虽有所区别,但侧重点是一样的,都注重于服务——人本服务——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做到好的服务,令人满意的服务,作为服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也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只有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服务意识也是虚慧以他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也会更多。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

殡葬服务是为人服务,不仅是为逝者服务,更是为生者服务。殡葬服务的最高目的在于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这些都是做人的工作,因而,以人为本、尊重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原则就成了殡葬服务的第一原则。

视亡者如同类,视丧户如亲属,承认死者的尊严,以虔诚的态度为死者服务,这便达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在这一意义上,殡葬服务相比其它的服务行业更能能直指人的生命深处,对人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因此,服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服务意识,用‘心’服务。

服务是一种让客户感到满意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内心中,感觉被强迫着做某一件你很反感很排斥的事,你认为自己能把这件事做好么?做不好,你会想方设法逃避做这件事,监督者一有不慎你就做走样了,为什么,这就是意识的问题。任何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只能控制人的行为,但控制不了人的思想和意识。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受外在的压力约束,而是被意识所影响。因此,有着良好的服务意识,对工作本着敬畏之心,是作为服务人员应着重具备的。

除了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的服务理念和优质的服务操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优质的殡葬服务是指高质量的、具有人性品味的、现代社会所应有的殡葬服务。它具体的可分为四个方面:

1、全方位服务。全方位服务指殡葬单位给丧户提供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全面服务。全方位服务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时间上,指从收敛、整容化妆、防腐冷藏、殡仪悼念、火化、公墓或骨灰寄存乃至丧宴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空间上,则指尽可能的拓宽殡葬服务的范围,增设服务项目,以方便丧户治丧。从人性化服务的高度,殡葬服务应向前、向后作一定的延伸,即临终关怀,安慰临终者安抚家属,协助家属做好治丧的准备,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及丧事的善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就是一切为了丧户,只要能方便丧户治丧,减少他们的悲痛心理使他们感到满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人道主义的殡葬服务精神。

2、温情服务。温情服务即对丧户态度温和、表现出同情心。殡葬服务不能像其他服务行业那样搞“微笑服务”,故而提倡温情服务。要善待逝者。对逝者要表现出应有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要善待丧户。对丧户要态度亲切、语言温和、解说耐心、服务周到,对丧户的要求尽力予以满足。尤其是对丧户的提问,不能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应表示抱歉,并告诉丧户应当问谁。

丧户的社会地位、金钱多寡、文化层次、性格脾气以及助丧人群的情况各不相同。对此,我们都要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一视同仁,为丧户提供温情的殡葬服务,而不能根据对方的社会身份、殡葬消费额的多少来决定对他们的态度。温情服务,是心贴心的服务,使丧户感到我们是他们治丧时的依靠、最可信任的人。

3、规范服务。殡葬服务规范化的意义在于防止服务行为随意性而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和事故的发生。规范服务就是殡葬服务的一言一行都有规可依,得体入时。让丧户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和尊敬感。

殡葬服务的规范化,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仪态规范化。

2.行为规范化。

3.语言规范化。

4、文明操作。所谓文明,是指社会发展的程度,人们的教养程度。殡葬服务的文明操作就是要按照人性的要求、科学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操作,不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所需,不都是别人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吗?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我们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真正的“人本服务”。

殡葬服务的意义3

墓园是人文纪念的平台,要承担着安葬亲人、祭奠故人,免费提供祭品、乐队和礼仪服务的任务。几年来,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始终以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坚持管理就是服务这个方向去行动,落实民政局的惠民政策,为顾客提供墓葬、壁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环保葬的同时,在服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如铺红毯、送菜肴、祝福墙……

礼仪形式多样化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有史以来,殡葬文化就深受重视,殡葬服务要提供的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情感支持,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陵园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清晨工作,按照不同分工开展不同服务,但都需要细致严谨。

但陵园要做好,就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就得要求各陵园拓宽服务范围,做好一条龙服务,随着需求来适应市场变化。不仅要有开放式的殡仪馆,还要有细节化的东西,如免费班车,约定的时间去接客人,清晨给大家准备免费的热饮,准备足够的扫墓专用小毛刷,以供人们需要。

市民陈先生就很推崇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里的人性化服务,他感觉“特别靠谱”,在葬礼的前几天,陵园的工作人员会给他打电话,提醒带哪些证件,什么时间节点该做什么等细节,如果因为墓碑有一点小瑕疵,提出擦碑服务,也会有专业的人帮你一起去完成,你的心情会感受到温暖。

殡葬服务也可互联网

时代在进步,殡葬方式也在改变中,民政部在去年推出“互联网+殡葬服务”方案,预计到2019年底,60%以上的殡葬服务机构实现信息化办理,逐步开展远程告别、网上祭奠、网上预约预订等线上线下互动服务。这项方案的提出让很多远离家乡的亲属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祭祀亲人。

远在香港的邓先生,年初就通过远程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祭祀。在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在亲人的墓前送上鲜花,点上蜡烛,摆上食物:苹果,可乐,日式料理,还有上海菜和温州菜,并替代邓先生读表达哀思的文字,替亲属削苹果送给亲人,整个场面感动又肃穆。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感觉亲人被尊重被很多人爱着,思念之情得到安慰。

除了通过网络进行祭祀,民政部也提倡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实现殡葬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抛弃固旧的墓葬方式,树葬便是其中之一,市民李女士就因亲人实行树葬而全程受到暖心的免费接待。仰义西郊公益性生态公墓里的工作人员全程包办了一切事务:提供礼仪车、殡仪馆接灵、全程免费树葬仪式。

上海一殡仪馆拒提供服务,3人被问责,产生了哪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上海一殡仪馆拒绝提供服务,3人被问责,首先对需要火葬的家属产生了麻烦的影响,其次是对需要开遗体告别会的家属产生了负面影响,再者是加剧了社会各界对于殡仪馆的矛盾看法。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分手或析产生了哪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对火葬的家属产生了麻烦的影响

首先殡仪馆的这种行为对火葬的家属产生了麻烦的影响,对于这些家属而言自己的亲人已经过世很多天了,先前是为了更好地等待自己的亲人的遗体体温冷却下来才将遗体多放几天的,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及时火化的话会导致遗体加剧腐烂的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家属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不利于维护过世者的形象。

二、对需要开遗体告别会的家属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是对需要开遗体告别会的家属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毕竟对于这些家属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开遗体告别会主要的目的在于自身是需要让所有的亲友一同参加这个追悼会的,意图是更好的追忆去世者生前的一些光辉事迹,让人可以更好地族轿缅怀去世者,然而现在计划被泡汤了,所以对于对应的家属而言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

三、加剧了社会各界对于殡仪馆的矛盾看法

再者是加剧了社会各界对于殡仪馆的矛盾看法,对于很多的人而言殡仪馆是一个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兆薯肆在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对于殡仪馆的印象并不好,主要的原因是那里是人类的最后一站,如果此时殡仪馆还拒绝服务的话,那么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对于殡仪馆的印象更不好,同时还会加剧殡仪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矛盾。

上海一殡仪馆拒提供服务,3人被问责,对于殡仪馆的处理注意事项:

需要核实具体不服务的原因,同时让其提供有效的证明,如果没有办法提供证明就依法处置。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