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有什么讲究
问题一:骨灰盒有什么讲究? 骨灰盒既然是盛放人的遗骸,自然有诸多讲究,只不过殡葬改革后人们忽视了这一重要文化而已,罪过、罪过!听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家使用错误的骨灰盒,后果很是不堪。
1:骨灰盒和棺材的作用一致,自然和棺材的讲究一致。
2:东西方的棺材都一致禁用正(长)方体的,而现在的骨灰盒大部分却是方形的,这恐怕要不得。
3:听老木工师傅说,做大门要用鲁班尺定吉凶,做棺木和神龛则要用丁兰尺,这个恐怕没几人能懂了。
4:何为“行将就木”?不就是指骨灰盒一定的是木材做的吗?以柏木、黄杨木、金丝楠木、乌木为最佳。
5:骨灰盒还有梁口、三长两短、七星孔等等讲究。
当然,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友,贫道偶然路过,笑谈几句。
问题二:骨灰盒的选择要点有哪些,有哪些讲究 1.骨灰盒尺寸容积:
骨灰盒容积不应大于5000 cm3
外部尺寸要求:长不应大于35 cm;
宽不应大于22 cm
高不应大于18 cm
2.分类:
骨灰盒的选择,主要应当根据有关地区的风俗习惯、丧家的审美爱好、存放地点的气候环境、各自的经济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不能笼统地认为越大越贵就越好,丧家在购买骨灰盒时,应当本着节俭精神,能少花的钱就尽量少花,不可互相攀比,一味追求大的、贵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骨灰盒是用业收殓骨灰的盛具。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运用,骨灰盒的种类日益增多,外形也越来越精美。
目前社会上出售的骨灰盒有五大类:
一是木质类
二是金属类
三是化玻类
四是石质类
五是陶制类
其中每个大类里面又分很多小类!另外,在购买的时候要记得区别仿类!仿类主要是玉石仿品和红木仿品最多!
具体参考下:中国祭品网。里面有很多产品介绍!
问题三:迁骨灰盒有什么讲究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首先准备好在殡仪馆存放骨灰的存放证,于工作时间到殡仪馆的骨滚物槐灰存放处凭存放证领取逝者的骨灰盒,并办理相关手续。再将逝者的骨灰盒请到陵园进行安葬的同时,需要准备的物品有:如是两位逝者合葬,准备一块七尺红布作为穴槽“挂里子”使用,准备相应的防潮盒,就是我们俗语说的“棺椁”的“椁”,同时对骨灰起到很好的防潮的蚂裤作用,或是可以采用福音土进行防潮;
安葬时会使用到的七星铜钱、金银元宝,如果逝者生前有较喜好的东西可以一同合葬,镇墓兽可以随家属的心愿随意选择。穴槽里所需准备的物品基本就是这些了,如果家属有特殊要求所准备的物品可以随时与陵园进行沟通。安葬的同时墓碑上面的装饰物大体就是大红绸花和修饰的拉花,最好是用鲜花寄托哀思。香炉和烧香自己随愿准备,适量的烧纸,并且在制定的焚烧处烧,贡品类的物品具体的就是几种糕点和各种水果,其中水果最好不要准备梨(离)和橘子(局自),因为谐音不好听。
虽然在陵园有专业人士进行安葬的全过程服务,在安葬结束时,家人可以准备一块干净的拭布,为逝者擦拭一下墓碑身以表敬意。
以上为基本的所需物品,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准备更齐全的安葬用品。
问题四:骨灰盒下葬有什么讲究? 1、根据黄历,为逝者选定落葬的吉日。
2、由逝者亲属在落葬师的陪同下,先在落葬的墓穴内焚烧少量黄纸,俗称为“暖穴”,以表示逝者也有了“温暖的家”。
3、由逝者亲属亲自将福荫土撒些在墓穴底层,福荫土具有防潮、防虫、保护骨灰盒的功效。然后可按朝南或朝西的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
4、放置完骨灰盒后,可在上面铺上金色或银布的布匹,俗称“铺金盖银”,有孝敬逝者及象征来世荣华富贵之意。
5、如墓穴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放置些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以示陪葬之意。
6、之后,再用2包左右的福荫土(根据墓穴大小),撒入骨灰盒的四周,填满墓穴的整个空间,让福荫土保护着整个骨灰盒,具有让逝者“入土为安”之意。
7、上述过程结束后,在逝者亲属的确认下,由落葬师负责封穴。
8、逝者亲属进行祭供仪式。在墓碑、墓穴及墓位空地献花篮、花束,并供放鲜果等。可对逝者讲些告慰之话,以示悼念。
9、参加落葬的逝者亲属及亲朋好友肃立并默哀,最后进行三次鞠躬,祭奠仪式全部结束。(来源:一空网)
问题五:选择骨灰盒有哪些讲究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是对逝者遗体的不同的处理方法。
火葬是把火化后的骨灰,装入不同材料如木,玉石雕刻制作的各种造型的骨灰盒内,便于逝者家属取走存放。
骨灰盒有单与双的区分,后者是合二为一的,供夫妻逝者合葬专用,盒内都备有大红布袋,只要把骨灰装入布袋就可以了,没有什么讲究的。如果夫妻其中一人先逝,骨灰已放盒内,另一人后逝,也可以再购单盒,不必购双人盒。合葬时将两个骨灰盒并排,用红布盖上即可。
1、骨灰盒从殡仪馆拿出来的时候需要什么仪式吗?
骨灰从殡仪馆拿出来,知道下葬,盖上墓上的石板之前,是不能见光的,在骨灰盒上方要用大块的布遮挡阳光,需要至少两个人举着布。最好应该是用挽帐。
2、五谷罐是摆在墓里面吗?什么质地的不容易风化或降解?
这个我家一般不用,容易腐蚀的东西最好摆在墓的外面,怕偷的话最好用胶牢牢固定。东山的管理办公有卖那种方形的塑料密封储存箱的,用来储存骨灰盒,一方骨灰盒泡水,虫蛀什么的。但是我觉得那里面还是最好不要放你说的那个五谷罐为好。
3、七勺星怎么摆?是在“铺金”的上面、塑料盒子的下面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你在问问别人吧。
4、下葬就没必要一大堆人去了吧?我觉得5、6个人足够了?
下葬的话,主要是逝者的小辈去,配偶一般避免过于伤心难过,是不去的,如果小辈及其配偶人数较少,可以找与小辈关系很好的朋友帮忙,一般只要人数够,忙的过来就行,需要算算,长子要抱骨灰盒,至少要有两个人拿挽帐挡阳光,大概五个人左右比较合适,最好其中要有个主心骨式的人,来有条理的指挥进行。
5、香炉买什么样质地的?因为要摆在墓外面
一般都是买瓷的,便宜又实用,在墓地那里有很多人在回收那些东西拿回再卖的。。。所以最好是瓷的,用白水泥上面的牢牢的固定在紧靠墓前的水泥地上,不要破坏墓的表面。这样的话,即使香炉被破坏的话,损失也不大。要是用金属的,比较贵的香炉,更容易让那些人偷走。
6、老爸是因为病死的,不算是喜丧,程序上要注意点什么?
就是排场不要太大,不要放鞭炮什么的,保持低调吧。。。
7、请长辈高人或专业人士列出具体的下葬时的程序。
问题六:骨灰盒放在家里有什么讲究 方便祭拜,易招阴灵聚集
问题七:迁坟对抱骨灰盒的人有讲究吗 你好,我从4岁开始接触骨灰盒,22岁大学毕业写的是骨灰盒的论文,现在在中国最大的骨灰盒专营店就职,在这方面略知一二,相信可以给你一些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 首先,入土为安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因此无论是迁坟(更换墓地)还是换盒(更换骨灰盒),如无必要,可以不换。 换盒一般存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家中第二位老人去世,儿女想让二老住在一起,因此买一个双人骨灰盒将二老合葬。 2.迁坟,但是原先的骨灰盒破损度较高,需要更换。 很多人对换盒有顾虑,很正常,毕竟中国几千年的殡葬习俗在人们心中有着较深的烙印,但是社会在发展,观念在进步,不必特意恪守以前的说法。 因此,我建议先看一下原来骨灰盒破损的程度(即便是20年,也不是说一定会烂掉,这跟盒子的材质,结构,做工以及安放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关系),如果已经不成样子了,那么建议更换一个,如果基本完好,那么不必更换。
问题八:骨灰盒合葬有什么讲究 不懂
写论文怎么找数据?
在写论文的时候如何寻找一些数据!求助!
追问: 就是一般写一篇论文的时候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还要数据的支撑的!要最近的数据的麻烦你推荐一些网站的或者…… 回答: 你需要关于什么的数据 追问: 比如要写关于:殡葬改革 那些肯定需要这方面的数据!最好可以推荐一些网站给我的 !可以找到相关的数据的!麻烦你了 回答: 我不太清楚你想要关于殡葬改革的什么数据?我怎觉得不需要数据啊 追问: 哎:写论文!在分析的时候都需要一些数据的支撑哦!!不然在多的理论没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显得很假的!!!所以需要这方面的资料的!!!所以需要关于一些方面数据的网站哦 !不一定是这个主题的!哎懂了吧!!! 回答: 不要为了格式而凑内容。我还是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数据 追问: 真是无语!算了!看来你不懂的!何为论文!一篇好的论文难道不需要数据分析吗?比如: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可以没有关于在某个年龄段的人口数据吗?养老保险覆盖率吗?以及一系列……………… 回答: 何为论文我当然懂,好歹也是发表过几篇的人了。不过殡葬这块我不太懂,我不知道殡葬需要什么数据?我也不知道你的论文到底是什么内容 追问: 哎,我就是举一个例子的!!就是求助如何在网站找一些某个论文的相关数据!就是求助推荐一些可以找到一些数据的网站!比如:中国统计年鉴网 回答: 不同种类数据有不同的数据库 追问: 啊哈!那如何找这样的数据库的!
写论文的数据如何获历银取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中烂则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卖棚,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如何找到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的数据
baidu我们大家要相信百度您查的时候可以这么查论文所需的数据下面就会出来了另外页面拉到最下面 百度有相关类似的信息 您看看是否跟你的问题匹配
写论文在哪里查数据 20分
维普
万方
去统计局网站啊
stats.gov/
毕业论文里的企业数据怎么找
中国统计年鉴 里面有
写毕业论文的数据在哪找啊?
百度
写毕业论文数据怎么找?
类似的专业数据,需要在专业的期刊、数据库中查询下载,你可以试试学校的电子图书馆,我们学校在核心期刊以及相关的数据库都有注册,校园网随时可以登录查询下载,如果你想单独从那些网站上下载,要钱的
怎样写毕业论文?一些数据资料怎么找?
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学校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
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
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相关主题查找别人写过的和你的论文相关的资料文献。
写在论文里的数据,还有书上看到的各种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自己调查?还是查的?
百度搜:中国统计年鉴。每年、每季、每月,全国、各地、各阶级的数据应有尽有,GDP、收入、投资、消费、劳动力全方位蒐罗。虽然数据不完全真实,但这是中国就官方最可靠地数据。
请问写论文的时候,各种数据图表都是在哪里查找的?
可以去图书馆找,也可以去一些数据库找
急求~!!关于殡葬改革和殡葬行业新形象方面的论文~!谢谢
北京市殡葬改革30年成果概况
北京市殡葬管理机构是北京解放以后,从接收和改造“杠房”等旧的殡葬服务行业发展而来。作为政府管理殡葬事务的职能部门??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于1984年正式成立。随着北京市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北京市的殡葬工作坚持殡葬改革的方向,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首都殡葬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北京市殡葬管理处把目光放在树立殡葬行业新形象上,促进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殡葬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深化殡葬改革
北京是六朝古都,市井风俗独特,从晚清延续下来的旧丧葬习俗颇多,既是佛、道等宗教仪式和纯民俗的混合,又兼有满、汉等民族特色,既隆重又繁琐。其中,以土葬为主的丧葬习俗亟需变革。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在实行火葬倡议书上签字,揭开了中国殡葬改革的序幕,大大加速了全国人民由土葬习俗到火葬改革的转变过程。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殡葬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同步,殡葬习俗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推行火葬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核心内容,火化率是推行火葬成绩的重要标志。北京市自从推行火葬以后,火化率一直保持全国前列,但是在80年代,由于旧的丧葬陋俗有所抬头,土葬回潮,造成火化率下滑。90年代以来,北京市及各区县民政局和各殡葬事业管理部门加大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基层殡葬网络组织和居(家)委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把殡葬改革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引导广大群众摈弃旧的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的殡仪新风。为此,北京市殡葬管理处采取有力措施,协调各级民政部门层层抓落实,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和任务,采取说服教育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火化率遏制土葬陋俗,有效控制了土葬及尸体外运事件,使北京市的火化率从1984年的64%稳步提高到1994年的98%。1994年以后持续保持在98%以上,18个区县中有15个火化率达到100%。
北京市还一直把提高火化率与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结合起来,对平坟工作长抓不懈。由于平坟工作复杂,往往是平而复起,屡平屡起,一些干部只能“望坟兴叹”。1998年是北京市平坟工作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北京市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精神和市领导关于“要彻底治理乱埋乱葬”的指示要求,把平坟专项治理作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行动中,市及各区、县的领导亲自抓,有的区县领导亲自平掉自家祖坟,起到了带头作用。同时,给平坟户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及建立公益性骨灰林、骨灰堂等措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仅1999年,全市共平坟7万多个,净化了公路、铁路两侧、河湖、旅游风景区可视范围内的环境,既防止了乱埋乱葬,也堵塞了土葬陋习的回潮。
骨灰安置也是殡葬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1987年以前,主要依靠骨灰堂安放骨灰,场地狭小,祭扫不便,且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形成事故隐患。1987年清明手饥节老山骨灰堂前因祭扫群众过多,拥挤不堪,险些造成重大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以来,北京市先后兴建了近30个公墓以解决骨灰安置问题。但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人口迅速增长与对墓地不断需求的毕稿返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每年人口死亡数约为7万多人,如果都要占地修墓的话,人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被逝者大量占用,骨灰安置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为此,北京市大力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立体化,推出了骨灰堂、骨灰墙、骨灰廊、骨灰塔、骨灰深葬亭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土地,也节约了修墓所需的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市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新的安葬方式,引导人们把保留骨灰向少占地或不占土地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不保留骨灰的目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在一些陵园建设骨灰林试行植树葬。骨灰林由殡葬部门管理,参照林业部门经营管理办法,结合殡葬行业的特点实行科学化管理。园方负责树木敬档保活,并允许丧家根据亡者生前的爱好、习俗、信仰、身份等选择不同的树种,可由园方植树,也可由丧家自己植树,允许丧主与其直系亲属的骨灰安葬于同一棵数下。骨灰林不占耕地,将荒山瘠地绿化,既可减少国家对绿化的投资,又大大减轻了国家对增设骨灰安放设施而增加的财政负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李先念、陈云、聂荣臻、彭真、杨得志等同志的骨灰深植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常青树下。2001年10月,北京市首家花园型无墓碑公墓??北京长青园正式营业,海淀区、丰台区、昌平区也先后建成以绿葬为主的陵园。在这里,传统的墓碑被各类树木和花草所取代,草坪葬、植树葬、骨灰墙代表了绿色殡葬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以绿色环保为主旨的“绿色安葬”方式开始在北京正式推行。
更令殡葬工作者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宣传推动,很多人开始逐步认可不保留骨灰的骨灰海撒方式。1994年5月,北京市成功组织了首次海撒活动,共有185位亡者的骨灰伴着鲜花与思念从天津渤海湾撒入浩瀚的大海。从1994年5月到2007年底,北京已组织了60次海撒,共有11332人参加,有5303位亡者的骨灰撒入大海。由厚葬、土葬到薄葬、火葬,从保留骨灰到骨灰撒入大海,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二、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北京市殡葬改革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纠正解决,将阻碍殡葬事业的发展,有的甚至会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北京市先后出现39座非法公墓,共占地600亩,兴建坟墓2.2万余座。对此,殡葬管理部门认识到:虽然遗体火葬这一文明的丧葬习俗已被绝大多数群众接受,但要改变中国几千年遗留的丧葬观念,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去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巩固已取得的殡葬改革成果。1996年7月11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北京市殡葬管理暂行条例》,2001年进行了修订,正式颁布了《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北京市的殡葬管理已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轨道。
北京市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外,还于同年10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殡葬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全面负责北京市的殡葬行政执法工作,并对区县的殡葬行政执法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执法人员必须执证上岗,北京市民政局每年举办执法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殡葬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了执法的规范化。北京市政府专门发文,对取缔、改造非法公墓和平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责成有关部门将这项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治理“脏、乱、差”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清理整顿。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依据《条例》及市政府指示精神,先后制订了《北京市殡葬管理行政执法办法》等四个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并与各区县执法人员联合作战。他们从严整顿、清理了北京市的非法公墓,取缔非法殡仪机构和无照摊贩,没收、销毁了一大批丧葬迷信用品,平毁几万座散葬公墓,对8个城区的寿衣店进行常年检查,严厉处罚和取缔出售丧葬迷信用品的经营网点。1997年至2008年间,北京市共开展殡葬执法19300人次,纠正违法行为6793起,罚款、没收违法所得821943元。而且,所有的殡葬管理行政执法行为均未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北京市将市场机制引入殡葬行业中,用激励机制催化职工潜能,用淘汰机制吐故纳新,为殡葬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对殡葬事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责任制,以制度规范职工行为。1994年,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实行代班主任制度,让职工直接参与管理,实现了民主管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东郊殡仪馆也建立了每日主任值班制度,负责处理当班的业务工作,解决突发问题,考核当日值班人员,收集丧家意见等。二是继续完善经营承包办法,把管理、服务、经营和经济指标逐级分解承包到班组或个人,改革分配办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模式,实行奖效挂钩,拉大奖金差距,使殡葬一线的职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坚持定期对职工进行业绩考核,做到奖勤罚懒,对工作不积极以及出现业务差错的同志扣发奖金或调离岗位,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给予相应奖励。目前,北京殡葬管理已建立了基本合理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殡葬业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演绎变革,但它的发展相对滞后,且不平衡。在长期的演变中,不同地区、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性,演绎了不同的殡葬方式、殡葬理念。如何剖析现状,引导突破,这也正是时代赋予殡葬文化的重任。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顺势而为,注重营造整个行业的文化氛围,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在以往文化建设成就基础上,成立以殡葬工作研究和殡葬文化研究为主的机构,并出版体现北京殡葬行业特点的杂志《八宝山》。良好的行业文化形象,吸引了一批批人才加盟殡葬事业行列。过去,曾被人们看不起的下九流“杠业”,如今吸引了一只只凤凰到这里栖息落户。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立足于提高全员素质,在科技振兴行业的人才战略下,从“育才、引才、用才、爱才”四个方面构建和实施“人才工程”,积极拓宽渠道,引进人才。通过组织调配、社会招聘、引进大学毕业生、接收部队转业干部和聘请科技顾问等多种形式,广纳贤士。引进各类高学历人才近200名,与此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及全员素质提高。坚持采用技能教育、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每年举办计算机、财会、统计、人事管理、礼仪服务等培训班。95%以上的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单项合格证书,40%以上的职工成为规范服务先进个人,鼓励职工在岗参加函授学习,并从时间、资金方面给以支持,北京市殡葬全行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由1994年的6%提高到2008年的49%,这些具有不同特长的各类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聪明才智。八宝山殡仪馆的技术人员集众多智慧,成功研制了国内先进的CH-93型自动程序控制火化炉,并通过部级鉴定,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在殡仪服务、管理体制的研究中,大量论文被中国殡葬协会和各级报刊选用,为首都殡葬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优化殡仪服务
殡葬行业属于特殊的服务性行业,随着社会进
;websitId=2netTypeId=2num=12direct=bzgk
分析我国为什么将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的原因,写一篇议论文
清明是中国卖清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然而,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清明也渐渐被国人漠视,而圣诞、感恩等洋节却一再被热捧。年轻一代已慢慢被西方文化所同化,中华民族的可识别性在日减一日。有鉴于此,我认为清明放假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值得重视:一方面,清明作为传统节日,不管是否契合当代的文明观念,拜祭缅怀先人永远是一个社会不可抛却的形式,我们应当庆幸中国有这样一个表达集体哀思的节日;另一方面,清明放假也可显出政府和民间对传统的注重,立足传统根基,才不至于在国际社会中迷失自我。所以,清明放假与否,不仅要从现实的便利与否考虑,更应从是否有利于构建民族可识别性的高度进行衡量。
让传统节日成为百姓能够支配的日子
无论是从恢复与发展民俗,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让传统节日成为百姓能够支配的日子,无疑是恢复“传统节日”魅力的一个基本前提。
但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显然并不符合企业生产的要求。难以调和的见解也就让类似的讨论无果而终了。
事实上,在传统节日放假是全球各民族的普遍习俗。新加坡是中华、西方、马来、印度文化的交融之地,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被作为“假日”予以保留,以至于假日之多成为新加坡独有的文化现象,但这并没有拖住其经济发展的后腿。我国的“春节”传统也正因为“假期”得到了保证而获得良好的传承。
经济账本不会因为多了两天假而由红转绿,相反,“黄金周”这一经年不衰的经济现象倒是可以作为假日拉动经济的明证。所以,传统节日成假日不应继续停留在口头争论的层次上。
给点空闲延续传统
节日是咱老百姓过的,但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就是想给传统节日增加点现代内涵也没那个心情啊!再者,要说什么七夕节乏人问津也就罢了,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咱们没重视?这三个节都不是正经八百的法定假日,要想如祖先那般隆重纪念一把,怕是得冒点迟到早退、被扣钱的风险。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连放几天假,这节即便没什么新的过法,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缝隙里缅怀一下故人情也不啻为延续了传统文化。试想一下,如果春节没放那么多天的假,能过得那么热闹吗?
为了挽救传统文化,政府应该使用一切合理手段,积极引导,给老百姓创造条件。不仅是清明节,我看端午、中秋也应该定为法定假日。
清明节放假有弊无利
如果说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可以定为法定假日的话,清明节不宜如此。因为,统一放假集中扫墓,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每到四月,就意味着进入了火灾事故的高发期,资料显示,这些火灾,超过80%是因祭扫行为不慎所致。如果上班族统一在清明节这天休假扫墓,消防安全矛盾势必会显得更为突出。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交通安全问题。一到清明节,各地都如临大敌,要抽调大批警力维护道路秩序,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避免交通堵塞、车辆超载、线路不堪重负乃至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如果清明放假,祭扫大军无疑会更加集中,问题会更加突中渣前出。
关于清明节,我国自古就有前十后十或前十后八之说。在近二十天的这个时段里,上班族要进行祭扫活动,时间是充裕的,完全不必为此专门放假。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梁耐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