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做遗容整理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凌晨三点,我早早来到殡仪馆。今天,一个死于车祸的女人要举行葬礼。听说她还是个美女,但是她那破碎的身体明显不美,我的职责就是让她体面的离开。
尸体已被同事取出,但尚未完全解冻。因为车祸的责任和赔偿问题,这个女人在殡仪馆躺了很久。已经认不出来了。这是我的直观感受。显然,她遭遇的车祸很可怕。首先身体要缝合。身体右腹部有个大洞,必须先处理。不过处理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说实话,就算丑也无所谓。换了衣服就看不见了。
当身体得到很好的治疗时,最重要的是治疗面部。面部处理时尽量避免用线缝合,因为遗体不好看,所以一般用胶水粘贴,可以更好的保留死者遗体。这份工作应该很精致,尤其是女性,肯定想漂亮的离开。
修复完成了,但显然没有完成,因为她的左脸颊少了一块皮肤,不过没关系,我们有特殊的填充材料,足以让整个修复工作完成。
接下来就是化妆了。作为一个男性殡葬师,这不是我擅长的,但是多年的经验足够了。化妆品和首饰都是家人提前送来的衫敏,因为她生前最喜欢。底妆、眼影、睫毛膏,都不能少,然后戴上她最喜欢的首饰、耳环、项链、戒指和手镯,都不能少。这样一套程序,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在喜欢睡觉的女人面前,可以离开漂亮。
然后就是葬礼和火化的过程,这不是我的职责,但是每次家属看到遗体,他们的满意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至少我让他们的家属体面的走了。
美容这个职业其实是以美容遗体为名安慰家人的职业。在不断送走死者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得到安慰。先说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是身份问题。正规的殡仪员是职业准备,但也有合同准备人员。如果是职伏改业准备,就稳定多了,可能有前途,成为职业领袖什么的。
然后是收益,和一般业务一样,收益不会全部落下。在早期,家庭成员仍然会有红包来感谢他们,这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严格了,这种事情也没了。
至于工作职责,除了认真的身体美容和修复外,殡仪员需要在场,也就是恢复身体,运送身体,有时还会根据家属的要求提供殡葬服务。
工作时间方面,真的不固定。半夜可能有演出,也可能一整天都很悠闲。
总的来说,工作强度没那么大。至于这部作品,并不可怕。不可能一开始就说不害怕。人类害怕死亡和遗骸。如果他们遇到破碎的遗骸或腐败的遗骸,他们将遭受更多的痛苦。然而,每个殡仪业者都必须经历或厅枝这个阶段,并且必须克服它。
有人觉得这个职业很可怕,有人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其实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体面地放过死者是对死者的尊重,所以这个职业也应该受到尊重。
在殡仪馆火葬场当入殓师,有没有什么经历分享?
我就是一名入殓师,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些经历,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让我活在当下永远保持一颗尊重、平等的初心。
一、在中国一般人听到火葬场这三个字都会有一些忌讳,总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简早弯一些厄运,但是他们不知道火葬场是所有人的终点,谁也不可能避免在这画上人生最后的符号,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非常伟大的,按理来说每一个职业都要得到尊重,但是我们拦闷总会受到旁人异样的眼光,同时还要克制住自己心里的恐惧,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保持敬业的态度,让每一位亲友都能够见到他们离世的亲朋好友最后的安详。
二、从事这份职业已经有好几年,现在的我更加保持一颗初心,为每一位逝者送别,在很多时候一些亲友都不愿意与我握手,因为他们都会比较忌讳,我每年需要处理数千名逝者,我觉得遗容整理是一门技术,我会用自己的工具箱里面装有各种化妆品,当逝者整睁基理完遗容之后,由我们进行简单化妆,有一些女性逝者我们会为她涂粉底、画眉毛还会涂上口红,而男性逝者我们通常需要把他的胡子刮干净,再用发胶固定他的发型。
三、如果是因为意外事故丧生的死者整理遗容就比较复杂,因为会出现肢体损坏、容貌损坏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整容,尽最大力让死者恢复到生前的容貌,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案例是在车祸中去世的一名女性,由于车辆撞击十分凶猛,她的面部已经无法辨认,但是她的男朋友向我提出一个要求想和她完成婚礼,我被她的男朋友感动,自己花费了将近八个小时,用泥胶恢复了女性的面容,尽量给这位小伙子还原新娘,所以我们的职业是非常伟大的。
在殡仪馆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都知道现在在殡仪馆上班工资高待遇也好,腊宽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在殡仪馆上班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那么在殡仪馆上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首先在殡仪馆上班,上班的氛围是很让人崩溃的。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这种的情况我们也都能够接受。但是有很多种惨烈的死状,意外的那种真的是很让人受不了。我们经常看到新闻报道杀人后肢解的情况,你试想一下,如果你看到这种花季少女被人折磨致死的惨状你的心灵会不会受到一万点的打击,如果是我我觉得我是接受不了的。因为自己是个特别感性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我想我都会崩溃的,实在不忍心看到这种场景。
再就是在殡仪馆上班内心会有恐惧感。虽然我们不相信什么鬼身之说,虽然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鬼,但是我丛桐们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那颗恐惧不安的心。一旦晚上需要值岗,我一个人在那个环境下我一定会轮郑亮害怕到崩溃,搞不好自己都会被吓得不省人事。
再就是外界不被别人认可的意见。很多人都嫌弃这份工作,因为还是存在封建的旧思想,认为这种地方时不吉利的,那么在那工作的人也是不吉利的。我们在殡仪馆工作不还要承受亲朋好友的冷眼对待。
对于我而言可能给多钱都是不会选择在殡仪馆上班,原因不是恐惧,而是看不得那么多的天人相隔的场面。
我想应聘殡仪馆职位
你选的行业好特别哦!~。。。
对这方面不太清楚,不过,有在网上看到一些相关的贴子,给你参考下吧~~(普工年薪18万哦)!!
核心提示:日前,有网友发贴“普通员工年入18万,殡葬业高工资黑幕”,此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的激烈辩论。
广州市银河园公墓
银河园公墓墓园
“大洋直击”记者报道:日前,有位大洋网友在大洋论坛发贴“普通员工年入18万,殡葬业高工资黑幕”(见大洋新闻《殡仪馆成“敛财馆”美女员工自曝年薪18万》),此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的激烈辩论。近日,一位自称唯碧是“广州市殡仪馆普通员工”的网友“阳灿”发帖详细述说了一些普通人闻所未闻的工作细节,引起不少网友的同情和共鸣,同时也再度引发了殡仪馆员工如此高薪是否合理的争论。
“遇到腐尸不但奇臭还容易搬烂”
自称在殡仪馆遗体护理室工作的网友“阳灿”说,“即便是一些长期从事殡仪工作的老员工,心理也没有象外界想象那样,对各种常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已经麻木。殡仪员工和平常人都一样,平常人害怕和厌恶的,平常人所爱的所追求的,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
“阳灿”讲到了自己或身边的同事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接到电话后他和和同事开着运输车一起到海珠区的一个老城区的住宅内接一位去世的五保老人。到达后按电话报的地点上了七楼的一个小阁层里。当时老人已过世多时,身上已有异味,周身苍蝇飞绕。由于楼层低矮门口狭小,只能由一个人将遗体背出。同事将老人背起,一步一步向外走。可能是由于走时有振动,老人口中吐出许多液体,同事没有准备,全部都吐在同事的背上”……
在遗体护理室(防腐部)工作需要较强心理承受能力,“阳灿”讲述了一件他印象最深的事:“今年有一次从医院接回一位因乳腺癌不幸过世的女同志,按家属的要求,遗体护理室对其进行冲凉、化妆等护理。护理员在冲凉后,对遗体用手巾抹干水份。由于遗体在医院处理时不当,当护理员抹拭时,遗体内部的液体突然喷出,溅得护理员的脸上身上全部都是。该护理员虽然已从事遗体护理工作10多年,但还是当场呕吐,第二天身体不适入院……”
另有一些殡葬从业人员也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有一次,在水里捞浮尸,因为没有路,他们只得在腰上系一根绳,滑下水,将尸体绑在背上背上来……遇到腐尸就更麻烦,不但奇臭无比,还容易搬烂。”
“一辈子收不到几张婚礼请柬”
“阳灿”说,与现场感受的心理震憾相比,压力更大的是来自于自己的朋友和亲属的巨大压力。由于社会上对与死人打交道的行业有偏见,使得从事殡葬行业的职工很难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尤其在广东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习俗比较重视的地域。从事殡葬的职工一辈子也接不到几张婚礼请柬,即便接到了,他们也都自觉地不参加;因工作需要,殡仪馆工作人员有时要与一些单位接洽,得知是殡仪馆的,对方伸出的手往往会顺势做一个欢迎状,“绝不和我们沾边。”类似情况几乎每人都遇到过。因此,为避免尴尬,他们绝不主动与人握手。因为这些原因,殡仪馆工作在和外面打交道时,一般只说自己是民政局的,从不敢透露真实身份。
更有甚者,即便是家人,也不能完全包容他们的特殊工作。有一位殡仪馆老运尸工说,工作34年来,家人虽知道他在殡仪馆上班,但不知他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一次,我无意说漏嘴:弄了一个腐尸。老婆吓得跑出好几米,让我立即洗澡。”有媒体报道,因为长期的不正常社交状况落下的“心病”,五成以上殡葬职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广州市殡仪馆
某殡仪馆负责人证实年薪18万属实
据之前媒体报道,2006年8月,广州市殡葬中心招聘四天,23个名额引来近170名大学生来咨询,有102人报名拿到了准考证。其中,有10余个硕士前去报名,只有3个拿到了准考证。同样,北京市殡葬系统2006年3月招收5至6名大学应届毕戚山正业生,在半个月时间里就收到了来自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500多份应聘简历,比例达到100:1。既然从事殡葬工作要面临这么大的心理与社会压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火爆的应聘场景呢?殡葬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坦承,殡葬行业由冷转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收入稳定,且福利待遇较好。据2006年4月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0元左右,甚至出现很多“零工资”就业的案例。在这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的环境下,广州殡葬中心给招聘岗位开出高悔的条件“本科以上的和一线工作者月薪可达5000元人民币以上;大专、中专等学历的二线工作者,如业务推介员等,月薪3000元以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了。针对殡仪馆员工年薪18万的传言,“大洋直击”记者连线某殡仪馆一位前任负责人,对方称“有人高薪少干活,有人低薪多干活的现象哪个单位都有,一万五一个月是有,还有更高的,但二十几年前的我们才是60几元一个月呢”,但他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殡葬工高薪得到部分网友理解与同情
对于“普通员工年入18万殡葬高工资黑幕”的说法,大洋网友形成了两种对立观点,反对方认为年薪18万远高于普遍的工资标准,显得极不合理;而支持方了解了殡葬工的工作细节后认为:年薪18万绝对值!
针对反方网友的质疑,另一位广州市殡仪馆的一线员工说,这种工作不是所有人都做得了的。“试想下每天你的工作就是接触者别人都畏忌,觉的肮脏的工作,特别是那些意外事故的,满地的残肢,或着已经烧得像块黑碳的,你们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的了呢?”“一些网友拿刑警等作比较,认为殡葬业不算高危行业,但他们只看到警蔡受到来自于刀枪的生命威胁,而看不见殡葬工人来自于各种肝炎、肺结核、麻风和尸毒……等等细菌性的生命威胁,这还是源于对殡葬工人的一些岐视和偏见。”一些网友看了他们的留言以后,也纷纷表示同情和理解。网友“山石”就说,真的很佩服这种勇气和工作态度!18万年薪也是值得的。网友“星斗市民”说:“这个特殊行业,收入一个月不超过2万,可以接受。试想,如果你的生活天天要面对生者对死者的离别,心态,精神会与众不同。星斗市民接受殡葬服务中心普通员工收入高些,税收是否正常,及其他问题则另计。”一位匿名发帖的网友也说:“这工作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给你二十万你去干吗?天天面对着不吉利的事,要是我,是干不来的!摆正心态去看人家的高收入。他们高收入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圈外人所无法想象的!先声明我或者说我亲戚非这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只是以前在报纸上了解过殡葬工作人员的苦与酸。”
网友“7771”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本人应该比较了解广州殡仪馆的收入水平和收费情况,基本服务标准都是省物价局和市物价局规定的,而特需服务的项目和标准是殡仪馆自定报民政局、物价局备案的。从员工收入上来说,殡仪馆的普通管理人员绝对可以拿到每月18万的收入,这点勿庸置疑。我个人也认为即使给我18万我也不会干这个。据我所知,殡仪馆员工遭受的社会压力是很大的,出去吃饭订位子不敢说自己是殡仪馆的,都说民政局;过年不会有人给他们拜年,再好的朋友也不想他们去拜年,不过他们几乎也没什么朋友;很多人干了几十年,家里人都不知道他们在殡仪馆干。我认为,他们每年即使拿28万,也不如正常人每年拿3-5万获得的生活的质量高。这是个很特殊的行业,我认为也需要很特殊的待遇,那些口口声声说哪个行业没压力的人,如果你们去殡仪馆的管理楼里面呆上几个月(还不是去一线),你就会充分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氛,绝对是别的行业不会面对的,估计你就能稍微理解一点这个行业了,当然,过高的收入也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收入都来自于老百姓的血汗,关键是如何来控制这个收入,什么样的标准才是适当的。一味的指责他们的高收入,那是典型的不平衡的心态作祟。”
民营资本进入殡葬业困难重重
对于殡葬行业高薪的争议,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对“殡葬行业靠垄断获取暴利”的争议上。虽然在各方的呼吁和关注下,殡葬行业已经向民营资本放开,允许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介入参与竞争,但总的来说殡葬服务设施仍然属于国家特殊管理领域。
针对网友对其“特殊性”的质疑,业内人士解释说,主要是对尸体处理的管制涉及到许多社会治安和习俗风化等问题。因此,殡葬行业并不能完全市场化。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建设殡仪馆、火葬场,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批;建设公墓,经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批。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从以上法律条文不难理解,由于较为复杂的行业准入条件和缺乏相关法律细则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殡葬业仍然困难重重。在许多地方,由于这一行业仍被民政部门主导经营,殡葬行业腐败案例层出不穷,这也是殡葬行业饱受公众批判的根源。
据《广州日报》报道,2006年8月,历经数十次修改的《珠海市殡葬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获得珠海市政府原则同意,年内将启动殡葬改革。媒体评论,如果依照改革方案,成立独立的殡葬服务中心,并且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收支,改变原来民政独家经营自负盈亏的做法,民政部门只是承担一个单纯的管理者角色;丧葬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按照国家殡葬管理法规和行政许可,实行市场化运作,原来由殡葬管理部门独家经营的丧葬用品将逐渐对市场开放,允许公平竞争,殡葬用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但也有评论人士认为,殡葬业成为暴利行业还有传统习俗方面的原因,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形成的办丧事互相攀比的风气,一定程度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似乎生者丧事办得越大、越奢侈,对逝者就越孝顺。从这点上讲,如果不能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那么“殡葬行业暴利”和“丧葬费用高昂”真可称得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来源: 大洋网“大洋直击”记者陈剑报道)
网友观点对对碰:
赞成派:
匿名网友:就是要过心理这一关,已经可以理解这年入18万了。不要说是对着尸体,自己看见别人受伤,都觉得害怕。
匿名网友:“这个特殊行业,收入一个月不超过2万,可以接受。试想,如果你的生活天天要面对生者对死者的离别,心态,精神会与众不同。星斗市民接受殡葬服务中心普通员工收入高些,税收是否正常,及其他问题则另计。”
匿名网友:这工作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给你二十万你去干吗?天天面对着不吉利的事,要是我,是干不来的!摆正心态去看人家的高收入。他们高收入所付出的代价是我们圈外人所无法想象的!先声明我或者说我亲戚非这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只是以前在报纸上了解过殡葬工作人员的苦与酸。
匿名网友:“够胆的你可以不死,去医院去到你全家破产,生不如死。”
反对派:
匿名网友:强烈愤怒!!有关部门可以介入调查,普通员工18万,领导不是180万?殡仪馆如此高薪,势必豪抢死者家属,造成死者家属雪上加霜!!!!!
匿名网友:有关殡葬业收费的畸高,媒体早就连篇报道,偏偏无法解决,个中缘故,耐人寻味啊。垄断行业其实都这样。
匿名网友:从出生到死去,全败在垄断行业手上了。死人家属够悲伤的了,估计大部分都经历了住院时期的荷包大出血,还不是一样要再被搜刮一大笔。
网友huang_connie:“高薪是真的,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就在里面工作,年收入比起我这个所谓的外企销售部的主管还高,真汗颜!”
从事殡葬行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是上海摆渡人的一名一线员工,激和这题我会。
从事殡葬行业是种怎样的体验?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我的答案是——平平无奇。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殡葬人来说,做这行的感受能用八个字简单概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句话基本可以完美套用在任何一个场景。
我入行前和大家一样,对殡葬行业最大的印象就是“工资很高”,毕竟小道消息满天飞,今天这家一条龙一单赚了3w8,明天那个殡仪馆值夜班一天1600……我身边也有“慕名而来”的面试者,结果光速被现实教育。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浅算一笔账:
殡仪馆人员的平均工资是6-8k,殡葬服务公司的一线员工在1.5w左右,乍一听不算低?但殡葬从业者的工作性质是24小时待命的全年无休,遇上过亡高峰在医院和殡仪馆连轴转是常态,期间还要和各种突发状况“斗智斗勇”。
死亡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事,他们不可能挑时间走,我们不能因任何理由去挑客,死者为大,这是殡葬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就这样高强度的体力+脑力双重劳动,放在上海这个人力最贵的城市,我们挣的是辛苦费。我不管老一条龙的“高薪”,但大部分殡葬人的实际付出远高于收到的这份工资;
图为摆渡人白事管家李辰彤参与《三悦有了新工作》宣传拍摄
第二点就是工作情况吧,如今殡葬行业能吸引不少年轻人入行,为啥?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做殡葬不用核铅判和活人打交道,是社恐福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殡葬行业本质上是为“逝者”提供服务,但是亲朋好友和逝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开就消失,如何做一场既能体面圆满送走逝者、又能对亲朋好友起到精神抚慰的好葬礼就尤为重要。
在整个3-5天的治丧流程中,一线殡葬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丧家的沟通,只有详细了解逝者的生平、丧家对葬礼规格的诉求、乃至这个家庭需要的帮助,才能真正做好一场逝者和生者都满意的殡葬服务,哪怕是专业技能岗的遗体整容师,同样需要与家属沟通,按照需求为逝者修复遗容。所以殡葬不是只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和活人打交道恰恰也是殡葬服务的重中之重;
也会有听到人说:“和家属沟通算什么难事,不就了解下需求嘛”,的确,走马观花似的沟通当然不难,真正沟通的成本和难度在于“千人千面”,每一位逝者的背后都有完全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环境,今天张家五个子女对父亲的葬礼各有见解该听谁的?明天李家孤老过亡又该和哪个亲戚沟通?要做到让家家户户满意,不是靠程式化的你问我答就能做到的。
再把这样的沟通强度乘以365天、覆盖全上海16个区,想必大家应该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说殡葬是体力+脑力双重劳动了。
在这里分享一位我司的“传奇”生命策划师小曹,96年生的他已经在殡葬行业摸爬滚打5年了。他从进公司的第一天到现在,只有和他对象订婚那天请了半天的假,并且仪式一结束又立马回归工作。他要么是在和家属沟通,要么就是在去和家属沟通的路上,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打电话给他,永远都在5秒内接通,30分钟内到目的改改地。
这样的工作强度却是我司一线殡葬人的日常,身体力行的辟谣了网上说殡葬行业非常清闲的言论,工作太累的时候大家也会相互调侃退休养老吧,前一秒捧着茶杯说着,后一秒就穿上代表专业殡葬人的黑色制服风风火火的走了,因为此时正有家属手足无措地等待着我们的帮助,第一时间赶赴家属和逝者的身边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你如果不信,我们非常欢迎你来跟着我们策划老师跑一天~
在殡葬行业的这些年里,我最意外的一点是身边殡葬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家一没有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二没有面对死亡波澜不惊,究其原因就是看过了太多不一样的遗体、经历了各种死亡场景,才更容易体会到一个人的死对亲朋好友的影响有多大,说这是一场情感上的“地震”也不为过。死亡无法感同身受,但家属的悲伤我们看在眼里,那我们就尽己所能地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和慰藉。
其实工作外我们也只是一群有笑有泪的普通人,这份普通但不平凡的职业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体会。累吗?真的很累;难吗?怎么不难,但我们以生者不愿面对的死亡为开始,通过用心的殡葬服务让人生最后的告别变得体面,让更多家属由衷的感叹一句“亲人走得很圆满”,的确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殡葬真的是常人不想来,但值得更多人投身的行业。
愿更多人懂得死亡的郑重和责任。